在《冬殘奧圓舞曲》中,無盡的雪花綻放,牽起萬千你我他,簡約、動感、感人地為北京冬殘奧會畫上了圓滿句號。藝術能如此切入主題、呼應時代、創意新穎、激發情感,讓人們記憶中留下揮之不去的美妙時刻,離不開文藝工作者對創造、創新和創作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
創造是使命,文藝工作者理應把文藝創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創造者。文藝工作者需要對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給予最熱情的贊頌,對人民創造時代的偉大壯舉給予最誠摯的傳揚,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時代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通過主創和演員們共同演繹,讓人們沉浸在詩、舞、音、畫當中,繪就了黨帶領中國人民百年奮斗的壯美畫卷,讓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奮。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錨定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歷史方位,聚焦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火熱場景,從中國創造的“兩大奇跡”和人類文明新形態中汲取智慧,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吸收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創新是生命,文藝工作者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文藝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5G、區塊鏈、元宇宙等新理念新技術催生了新的文藝內容和形式,拓寬了文藝發展空間,給文藝創新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綻放光彩。河南衛視《唐宮夜宴》《洛神水賦》、央視虎年春晚創意音舞詩畫《憶江南》都是從中華文明寶藏中開掘素材內容,融入傳媒新技術,將觀眾帶入“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的美學意境,令人嘆為觀止。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將取材于傳統文化中的門窗圖案與數字科技相融合,共筑一朵大“雪花”,共繪冰雪“中國門”,在創新中彰顯中國自信、中國智慧。廣大文藝工作者應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堅持守正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再創新,用好中華文化這個大IP和大寶庫,促進創意手段相結合、內容形式相融合、生產傳播相聚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開拓文藝高質量發展的新境界。
創作是根本,文藝工作者要用標定時代的精品筑就文藝高峰。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創作是文藝工作者的中心任務,作品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之所以獲得成功,就在于原著作者“從來沒有在感情上和最底層的勞動大眾及他們的生活發生脫節”、編劇不畏“從業以來最艱難的創作”、導演致力于“打造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演員們“盡力了”,才有了對人物、對細節、對社會、對生活、對場景、對矛盾的透徹表達。廣大文藝工作者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提高原創力和創新表達能力,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努力創作出彪炳歷史、標定時代的扛鼎之作、經典之作。
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文藝精品是甘甜的創新性成果。創新創造必將是一個不斷淬煉、不斷革命、不斷提升的漸進過程和艱辛之路。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樹立創造之志、秉承創新之心、緊抓創作之本,修身守正、潛心耕耘,才能夠登頂屬于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文藝高峰。
編輯:陳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