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800u"><dfn id="m800u"></dfn></ul>
    <strike id="m800u"></strike>
  • <ul id="m800u"></ul>
    <strike id="m800u"><rt id="m800u"></rt></strike>
  • 曹順慶丨塑造巴蜀美術的世界品牌

    ——兼談《巴蜀畫派史論》的歷史學和文化學觀

    來源:美術報 2022-02-23 16:48 作者:曹順慶

      巴蜀繪畫,千百年來,綿延至今,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堪稱彪炳千秋。美術藝術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載體,它和文化和文明密不可分,相伴共生。巴蜀美術的發展,從古至今,延續的是巴蜀文明和文化的血脈,這是由于巴蜀文化的自成一體,深刻地影響著巴蜀美術的發展與進程。在巴蜀美術歷史上,五代時期的黃筌父子,形成了極富皇家富貴氣象的黃筌畫派;唐宋以來,更是杰出者甚多,以蘇軾為代表的世界名流,享譽國際舞臺,在學術界獨領風騷數百年;而近現代的大家張大千、張善子、陳子莊、石魯、馮建吳、蔣兆和、趙蘊玉、李道熙等,文脈傳承,畫理共敘,文潤于心。

      歷史的前進,文明的進步,開啟了中國文化藝術的新的偉大征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繁榮與發展的偉大歷史時期,尤其是近十年來,文化藝術的發展更是提升到國家戰略的新高度,中國制定了2035年的文化強國戰略。在這樣的重要歷史時期,作為一個區域藝術品牌的巴蜀畫派,遇到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春天,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期。因此,將千百年來已經形成的巴蜀畫派塑造為一個藝術品牌,不失為文化強省戰略的重要抓手。十年來,巴蜀畫派在塑造品牌方面的有效推動,可以說是卓有成效的,是可以大書一筆的。今天,我們看到的這本厚厚的學術專著《巴蜀畫派史論》,共同成為巴蜀畫派品牌建設的重要成果。

      《巴蜀畫派史論》是一本歷史學和文化學共生的學術專著。

      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巴蜀畫派的形成是完全獨立于人們的意識之外的、歷史上的畫家對自己創作活動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今天的作者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從而形成今天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作品,這個勞動過程完全客觀真實。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尊重了歷史學的科學性和真實性這一基礎,內在地或是以“外加的”方式融合了特殊性、綜合性(或整體性)、實證性、抽象性(或哲學性)、價值性、藝術性的整合型社會科學,因此,這本專著它不同于一般的史料學術,它特別強調的、特別堅持的是內容的辯證、歷史、唯物,觀察繪畫歷史過程的思想方法,而不是它的具體歷史結論。所以,它是真實客觀辯證唯物的一種呈現。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義辯證法無疑地包含著相對主義,可是它并不歸結為相對主義,這就是說,它不是在否定客觀真理的意義上,而是在我們的知識向客觀真理接近的界限受歷史條件制約的意義上,承認我們一切知識的相對性。用歷史學的觀點分析和解決事物,就在于在它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綜合活動、學問或學術、知識體系、哲學、科學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發展環節,在認識方式上經歷了價值的、考實的、藝術的、科學的、哲學的等不同形式的認識方式。因此,這本專著是嚴謹和科學的認知結果。

      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巴蜀畫派的形成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文化過程,更是一種文化自覺。巴蜀畫派的形成現象,表現為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特殊規律與一般規律等問題。藝術創作在其發現、創作或積累中,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技能、經驗等的疊加,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自然,巴蜀畫派是文化學的產物,而文化學是文化人類學進一步發展演化的產物。文化人類學是通過人所創造的文化去研究人類本身,文化學是通過人類本身來探討文化的起源、演變、傳播、結構、功能、本質,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特殊規律與一般規律等問題。首先是它的整體性,巴蜀畫派的研究內容和范圍涵蓋很大,不僅包括巴蜀地區不同種族、民族的繪畫研究,還可以把不同繪畫門類和學科的研究結合起來。其次是它的跨越性,巴蜀畫派的研究指跨越民族繪畫、繪畫類型的界限。第三是它的典型性,巴蜀畫派的繪畫學術研究的繪畫類型是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這種典型性可以用黑格爾學說關于普遍性與特殊性,個性與共性的統一說明。作為一種代表性,各民族的和繪畫類型的差異也是存在的,這種差異并不是對立,更不是對抗。最后是它的通約性,巴蜀畫派研究的繪畫類型之間必須要達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成為文化藝術的共同認知。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是完成巴蜀畫派研究內容的重要鑰匙,是形成巴蜀畫派整體風格的重要闡釋。

      《巴蜀畫派史論》的出版為巴蜀畫派藝術品牌的塑造奠定了厚重的理論和學術基礎。巴蜀畫派該不該塑造為藝術品牌是毋庸置疑的,重要的是在塑造品牌的道路上,應該如何有效地發揮藝術家和批評家的作用,更會涉及到藏家和藝術機構的推動。

      巴蜀畫派這個藝術品牌,通過十年來的不斷建設,是具有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無形資產,它用巴蜀畫派這個符號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識別的心智概念來表現巴蜀地區美術領域與眾不同的差異性,從而在人們的意識當中占據一定位置,形成人們的認知定勢,包括商譽、產品、文化以及整體營運管理,這樣會給巴蜀畫派藝術品牌帶來溢價和無形資產的增值,這是一個藝術品牌長期積累所形成的總體競爭力的總和。藝術品牌不僅能取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還能產生深遠的社會效益。中國著名的藝術品牌比如:榮寶齋、西泠印社、朵云軒等,都是較有社會影響力的藝術品牌。當然,巴蜀畫派的品牌建設具有長期性,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不斷累積。我們相信,這個時間過程不會太長久,更不會辜負人們的期待。

    編輯:陳燁秋

    投稿郵箱:15255196177@163.com 聯系電話:0551-65175218

    中安書畫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備案號:皖B2-20080023-21

    中安書畫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