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800u"><dfn id="m800u"></dfn></ul>
    <strike id="m800u"></strike>
  • <ul id="m800u"></ul>
    <strike id="m800u"><rt id="m800u"></rt></strike>
  • 央博開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啟動

    來源:央視網 2022-07-25 15:47 作者:

      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7月2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央博”數字平臺建設在北京啟動。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活動,并與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等嘉賓共同啟動平臺建設。

      著名藝術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兼總經理室總經理彭健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等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韓美林結合自己的“天書”探索和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感悟,暢談藝術和科技結合的魅力。他說,把古文化和現代結合起來是自己一生最值得做的一件大事。數字化、互聯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跟上大時代,就不會被淘汰,就能創造奇跡,創造經典,我們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國家,就會在文化的改革和創新上迎來一個質的飛躍。

      王春法指出,數字賦能文化產業發展,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空間“活”起來, “央博”數字平臺的這一創新舉措將引領更多文化機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以文化人,讓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國國家博物館將與總臺攜手推動文化數字化建設躍上新臺階,努力實現中華文化的全景呈現、全民共享。

      范迪安表示,通過將展品數字化、打破美術館的場館空間限制和展出時間限制,可以給大眾提供更便利的欣賞方式。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央美術學院,期待在數字藝術展、青年藝術家扶植計劃、數字藏品發行、藝術賦能品牌計劃等多個層面,與“央博”數字平臺開展深度合作。

      孫曉云指出,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識,更是華夏精神氣質的典型象征。中國書法家協會將攜手“央博”數字平臺,在創新中彰顯中國文字之美、書法之美,展現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推動書法藝術在當代發揚光大,生生不息。

      吳為山表示,“央博”數字平臺建設的啟動,緊隨國家文化發展大趨勢,將為文化強國建設筑牢“數字基石”。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有益嘗試,將使藝術作品的思想高度、歷史厚度、情感溫度、藝術深度得到更加完美的體現,增強美術經典對大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央視網負責人詳細介紹“央博”數字平臺相關建設規劃。全球多地博物館館長、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等以視頻方式對“央博”數字平臺建設啟動表示祝賀。

      據介紹,“央博”數字平臺將以“央博”APP為核心載體,匯集國家級文化戰略資源,把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美術院校及知名藝術家的典藏文物、藝術作品、美育課程等聚合在一起,通過總臺融媒體平臺展示給廣大受眾。平臺依托總臺“5G+4K/8K+AI”戰略格局,利用3D數字展館形態構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體系,通過VR/AR虛擬技術、裸眼3D等技術手段,帶來震撼的藝術體驗,創造豐富的交互場景。未來,平臺將以“總臺優質文化節目”為品牌化運營抓手,以“系列文化活動”為市場開拓手段,以“藝術賦能品牌計劃”為產業化協同工具,聚創新之力、展藝術之美、育未來之才,助力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何家英,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榮寶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趙東,著名畫家范揚、吳悅石、趙建成、紀連彬、吳洪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合作單位代表出席活動。

    編輯:代海豐

    投稿郵箱:15255196177@163.com 聯系電話:0551-65175218

    中安書畫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備案號:皖B2-20080023-21

    中安書畫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