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800u"><dfn id="m800u"></dfn></ul>
    <strike id="m800u"></strike>
  • <ul id="m800u"></ul>
    <strike id="m800u"><rt id="m800u"></rt></strike>
  • 《春華秋實》:斑斕色彩描繪熾熱生活

    來源:光明日報 2025-04-03 10:58 作者:王素芳

      春華秋實(油畫) 朱乃正

    【藏品的故事】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美好的春天來了,她充滿無限的希望,孕育著秋天的碩果。朱乃正的《春華秋實》,正是用斑斕的色彩刻畫出春的生機與秋的活力。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朱乃正1979年創作的油畫《春華秋實》,參加了1980年春天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即“第五屆全國美展”)并榮獲三等獎,展覽結束后入藏中國美術館。《春華秋實》是一組運用三聯畫形式創作的油畫,在構圖、造型、風格上都一定程度上借鑒文藝復興時期壁畫的特點,整體布局和諧且富有節奏感,人物造型概括提煉,輪廓分明,通過線條與色塊的組合傳達人物姿態與神采,具有典型的平面化、裝飾性特征。

      朱乃正曾經在青藏高原生活二十年,他將自己深深融入這里的生活。這組作品,正是他對青藏地區生活和質樸人民滿懷深情的生動觀照。畫面如一部田園詩歌,由左至右徐徐鋪展,引領觀者漫步于藏族人民不同時節的生活圖景,體悟到獨特的時光流轉,以及蘊含其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左側畫面中,兩位藏族姑娘正在林間采摘,枝葉繁茂、碩果累累,一片蔥郁的綠色,充滿盎然生機;右側畫面展現了兩位藏族姑娘在高大的青稞堆上勞作的情景,身后的田野仿佛金色的波濤,與皚皚雪山相互映襯;中間則是一群藏族青年吹笛唱和、載歌載舞,梨花勝雪,桃花嫣紅,春光亦為韶光,令人陶醉。

      畫家用純粹的繪畫語言寫就美好的祝福。背景烘托人物,人物彰顯情境,關系天成。果林仿若溫柔的母親,以枝葉庇佑著勤勞的兒女;花海宛如夢幻的舞臺,人們盡情演繹春日的浪漫;田野與雪山則構成雄渾壯麗的背景畫卷,讓觀者體悟自然懷抱中的藏族人民堅忍樂觀與不懈奮進的精神。加之藍與綠的清朗、紅與黃的熱烈、粉與白的淡雅、藍與白的遼闊以及黃與藍的明快,共同奏出歡樂的視覺樂章。

      不難發現,這件作品的休閑場景人數遠遠多于勞動場景,這個反差,實際上是匠心獨運。勞作之際,人們散布于廣袤天地,各自專注耕耘;閑暇時分,眾人齊聚,歡聲笑語,構成熱烈的畫面感染力。這是耕耘與收獲的對比,也是生產與生活的奏鳴。《春華秋實》表現了藏族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狀態,同時又充滿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恩。這是創作者二十年青藏地區生活情感的凝聚、沉淀,每一筆色彩、每一個線條都是崇高的禮贊。

      多年間,朱乃正堅持從藏族風情中發現美、挖掘美,以獨特的色彩語言、精湛的造型技巧,融中西藝術于一體,探索屬于自己的藝術形式感。中國美術館藏油畫作品《金色的季節》、水彩作品《新曼巴》等都是此類創作中涌現出的佳作。《春華秋實》的創作年代正值改革開放之初,我們似乎也能透過畫面感受到藝術家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那種輕松、那樣欣然的創作心境。

      2013年,朱乃正彌留之際,在病床上簽下作品捐贈協議,將百余件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如此無私奉獻、大義之舉,值得后世永遠銘記。中國美術館現收藏有朱乃正的油畫、水彩、素描、國畫、書法等不同種類藝術作品122件,涵蓋了藝術家不同創作時期的代表作品。

    (作者:王素芳,系中國美術館館員)

    編輯:陳燁秋

    投稿郵箱:15255196177@163.com 聯系電話:0551-65175218

    中安書畫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4120170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 備案號:皖B2-20080023-21

    中安書畫網公眾號